2018年8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宣传片《我们的中医药》,回顾中医药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当前中医药发展情况与取得成果。
市民汪女士产后受超重困扰,来市中医院中医减重门诊寻求治疗。经副主任中医师储娟娟把脉问诊后,予以穴位埋线、中药茶饮等综合治疗。埋线治疗后,汪女士表示感觉良好,无任何不适,会继续完成后续疗程。 为积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响应全民体重管理年行动,日前,潜山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减重门诊及睡眠门诊正式开诊。 “穴位埋线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它通过针刺将可吸收的蛋白线埋入人体特定的穴位,利用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的刺激,以达到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从而达到解决体重困扰的效果。”减重门诊负责人储娟娟介绍说,该疗法显著优势:微创无痛,随做随走,无需频繁就诊,一月2至3次,4-6次为一个疗程,尤其适合腹部肥胖、代谢缓慢人群。 潜山市中医药治未病科主要面向亚健康人群、保健人群、康复人群等,是中医特色鲜明的预防保健科室。科内现设有中医减重门诊、睡眠门诊、治未病治疗室、穴位埋线室、督灸室、中药熏蒸室等。开展穴位埋线、穴位贴敷、脐灸、督灸、耳穴压丸、中药熏蒸、中药热奄包、中药代茶饮等10余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潜山市医院还聘请省内外知名中医药专家在治未病科定期坐诊,并进行业务指导,专家团队将针对个人身体状况,综合分析原因,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并根据体质差异,采用“一人一方”“一人一策”,“量体裁衣”为您解决体重及睡眠困扰。 预约电话:15155622971(徐越主任) 地址:潜山市中医院院内东侧二层楼一楼(潜山市梅城镇潜阳路678号)
4月10日下午,医院党委召开2024年度支部书记述职述廉暨党政班子2025年度工作务虚会。院党政班子成员、17名党支部书记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院长华江英主持。 会上,8名支部书记代表重点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2024年度支部工作亮点以及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等方面依次进行工作述职,同时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了2025年度的工作计划与思路。 党委书记徐灿分别进行点评,要求各支部对照医院党委2025年度党建工作要点,结合“医心向党传承岐黄”党建品牌,对照“八亮八比”行动,全面梳理年度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创新方法、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党建工作目标精准、措施务实、特色鲜明、显有成效。 会上,院党政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总结2024年度工作成绩、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就2025年度工作做重点汇报。 华江英、徐灿逐一进行了点评,分别对各分管负责人就“2025年工作抓什么?怎么抓?要拿出怎样的成效?”提出了2025年工作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 此次务虚会既对2024年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也是对2025年工作的系统规划与展望。院党政班子及各支部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找准短板弱项,以饱满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春意正浓,医脉同辉。4月2日上午,“查丁胜”名医工作室签约揭牌仪式在潜山市中医院隆重举行,标志着该市医疗卫生事业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潜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汪沛参加仪式,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中共潜山驻穗流动支部书记等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名医领航:点亮基层医疗新希望。 揭牌仪式上,市卫健委党组书记指出,名医工作室的落地是医疗卫生领域深化医联体建设的创新实践,希望市中医院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构建“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基层。 汪沛在致辞中强调,“名医工作室”不仅是技术帮扶的载体,更是学科建设的引擎。他强调,市中医院要以“名医带名科、名科铸名院”为发展路径,通过专家团队的“传帮带”机制,培育本土医疗人才,让潜山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同质化服务。 作为工作室领衔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查丁胜教授承诺,将带领团队定期开展坐诊、手术示教、学术讲座等活动,着力攻克骨伤科疑难病症,为潜山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 揭牌启新程:三甲资源精准对接。 在全场注目下,两家医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专科共建、人才共育、技术共享等方面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揭牌仪式结束后,查丁胜教授立即投身诊疗一线,在中医院“名医堂”开启首日坐诊,并带领团队开展教学查房。 “以前去省城看病要折腾大半天,现在名医就在家门口,真是福音!”候诊区患者张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心声。 医联体赋能: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据悉,该工作室是潜山市落实珠三角医疗协同发展战略的首个标志性成果。未来,市中医院将依托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优势,打造多学科名医工作室集群,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我们将以名医工作室为支点,撬动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全方位提升。”华江英院长展望道,“通过3-5年努力,让潜山中医院在骨伤科等重点专科领域形成区域示范效应,为健康潜山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当日下午,查丁胜教授团队还举办了骨伤科新技术研讨会,围绕关节置换、脊柱微创等前沿技术展开交流。这场“家门口的学术盛宴”,为潜山医疗界带来春日里最温暖的“知识春风”。
为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推动医疗服务向农村覆盖,日前,潜山市中医院组建巡回医疗服务队,自2025年3月下旬起,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辖区村卫生室内开展“一周一村”的巡回医疗工作。 3月29日上午,巡回医疗队走进了五庙乡新建村,为当地村民开展巡回医疗健康义诊活动,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享受健康医疗服务。 在活动现场,巡回医疗队内科、外科、骨伤科、治未病科等多名专家为村民们开展义诊、健康咨询、健康宣教及医保政策宣传等服务。因村里大部分居民都是老年人,对于部分听力有问题,不识字的居民,医务人员耐心地为他们做解释,仔细询问他们身体情况,并根据他们所患疾病进行详细的讲解,提供细致、专业的医疗服务。现场接诊40余人,慢病管理与指导20余人次,免费测血压血糖50余人,现场还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让村民们亲身体验到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 让医疗服务多跑路,基层老百姓才少奔波。下一步,市中医院将继续围绕基层群众健康需求,每周下沉到相应乡镇村室,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不间断医疗服务,把优质医疗服务带到基层群众身边。
日前,潜山市中医院肛肠科成功对一例女性复杂性高位肛瘘患者实施了Tropis手术。 患者为一中年女性患者,间断性肛周肿痛流脓20余年。经肛肠科手术团队的术前讨论,决定实施了Tropis手术。 Tropis手术即经肛门直肠内推进皮瓣修补术,通过切除肛瘘的内口及部分瘘管,然后将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作为皮瓣向下推进,覆盖封闭肛瘘内口,以达到治愈肛瘘的目的,而传统的高位肛瘘手术,需要通过橡皮筋挂线治疗,切断肛门括约肌,患者疼痛明显,愈合时间长,可能影响肛门排便功能。 Tropis手术对于复杂性肛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高位肛瘘或多次手术复发的肛瘘患者。它在有效治愈肛瘘的同时,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手术保留了肛门括约肌的完整性,最大程度减少对肛门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经肛肠科手术团队的精心操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 我院肛肠科Tropis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肛肠科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传统中医养生疗法备受青睐。潜山市中医院积极响应群众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日前,开展了督灸养生这一中医适宜技术,为广大患者和养生爱好者带来全新的健康福祉。 督灸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疗法,通过在人体背部督脉(脊柱正中线)上施以艾灸,借助艾草的热力和药性,温通经络、驱寒除湿、扶正祛邪。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督灸疗法能够有效激发阳气,增强免疫,改善体质,尤其适合长期腰背酸痛、肩颈不适、寒湿体质、免疫力低下、慢性疲劳、妇科调理等人群。 督灸的优势:无需打针吃药,舒适安全;一次治疗即可感受到身体温暖、轻松;纯天然艾草,无副作用。 欢迎广大群众前来预约、咨询、就诊! 治未病科徐医师:15155622971 地点:潜山市中医院发热门诊楼一楼中医护理门诊
近日,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主办的“移带移路——器官移植受者中长期管理体系建设项目”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内权威专家,围绕器官移植受者消化系统并发症、亚临床排斥反应、长期健康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移植受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我院肾内科夏双四主任应邀参会,并授予潜山市中医院“移带移路——器官移植受者中长期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下一步,医院将以此建设项目为契机,规范移植受者诊疗路径,通过多学科协作、重视移植受者教育及完善长期随访体系等举措,为我市及本地区肾移植受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让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和移植物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