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妇联组织建设,更好地团结和凝聚广大女性职工力量,推动医院妇女工作迈上新台阶,8月29日,潜山市中医院妇联换届选举大会隆重召开。市卫健委妇联主席李晓慧、副主席杨小芹出席会议,医院党委书记徐灿、纪委书记徐伟及全体妇联代表参会,会议由党委委员何文主持。 会上,代表们听取了上一届妇联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上一届妇联始终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联系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医院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她力量”。 大会严格遵循选举规定与程序,以现场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7名。在随后召开的新一届妇联执委会上,委员会成员选举出妇联主席昝玉萍、副主席徐升、汪翔,并明确了各委员的分工。 新当选的妇联主席昝玉萍在发言中表示,将带领新一届妇联班子,以服务女职工为宗旨,不断加强妇联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女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妇联真正成为广大女职工信赖的“娘家人”。 市卫健委妇联主席李晓慧在讲话中强调,新一届妇联执委要强化政治引领,当好引领女职工思想的“领航员”,要聚焦中心工作,争做推动医院发展的“主力军”,要提升服务效能,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传播者”。医院党委书记徐灿代表院党政班子对上一届妇联委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向当选的新一届妇联执委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医院将持续重视妇女工作,希望全体女职工在新一届妇联带领下,立足岗位、担当作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巾帼智慧与力量。
8月29日下午,市中医院组织中医及心理健康专家一行8人,赴国网潜山市供电公司开展“中医康养关爱”及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活动。 本次活动设有健康知识讲座、专家义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及健康宣传册发放等环节。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和心理健康科普专家分别围绕常见病的中医防治、焦虑情绪与焦虑症的识别与应对等内容作了生动讲解。讲座过程中,专家通过提问方式与职工积极互动,邀请多位听众现场演示颈肩放松操,并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分析情绪调节方法,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义诊区域,多学科医疗专家为职工提供了血压测量、中医脉诊、健康咨询及针灸推拿等服务。针对职工常见的“三高”、颈肩腰腿痛和心理健康等问题,专家们一一耐心解答,现场开具处方、提供用药指导,并普及日常养生知识。不少职工亲身体验了耳穴压豆、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医护人员还主动添加职工联系方式,便于提供后续跟踪服务。 此次活动共服务供电公司职工30余人次,发放健康手册80余份。现场互动热烈,职工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实用、体验项目舒适贴心,活动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在深化医改的浪潮中,潜山市中医院以实干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挂号难”困局。通过名医坐诊、带教帮扶、中医药升级等举措,让县域及周边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书写“医改惠民”的温暖篇章。 名医堂“零距离”:破解奔波之苦 “以前去省城挂专家号要耗两天,现在市中医院每月都有大专家来,太贴心了!”患者的感慨道出心声。 自名医堂开诊,医院从长三角等地三甲医院请来近10名顶尖专家常态化坐诊,累计接诊3000余人次,完成高难度手术800余台,授课50余场。针对疑难病症患者,首诊医生精准引导至名医堂复诊,减少跨省求医奔波。 “让专家资源跟着需求走。”医院负责人介绍,这种“三甲专家驻点帮扶”模式,成为医联体建设的潜山样板,让“家门口看名医”从梦想照进现实。 学科建设“加速度”:锻造诊疗高地 走进医院,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精准高效,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日臻成熟——这是多学科“输血式”带教的成果。依托与三甲医院的医联体合作,8个国家及省市重点专科如虎添翼,介入技术让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诊疗能力跨越式提升。 肛肠科在省中医院专家带教下,成县域“金字招牌”;暨南大学附一院专家主刀的脊柱微创手术,为颈腰椎病患者带来希望;针刀专家的联合疗法,破解无数颈椎病顽疾。与省口腔医院合作,落地颌骨骨折内固定、种植牙等新技术,终结“看牙跑远路”历史。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成,构建全周期分级诊疗体系,县域就诊率节节攀升。 中医药服务“新高度”:守护百姓安康 医院里,中医药传承创新焕发活力。治未病科申报的名老中医学术研究获批省卫健委立项,让国医智慧薪火相传;第三批安徽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汪四海博士,以中西医结合疗法为1000余名糖尿病患者带来健康曙光;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斌霞教授的中药膏方,成为调理内科杂症的“灵丹妙药”。 从名医坐诊到远程会诊,从绿色转诊到健康管理,潜山市中医院证明,优质医疗服务不必远求。群众的获得感写在康复的笑脸上,医改的成绩单印在百姓的心坎里。
在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根据工作需求,自今年6月起,市中医院肖慧医师下沉五庙乡卫生院,开展常态化坐诊、带教、培训等工作,将县域级医疗服务带到基层,切实提升边远乡村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这些药物及检查的设备我们医院都有,以后就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了,以后身体如有什么不适,就给我打电话,我们会安排给您治疗,效果是一样的。”肖慧医生对五庙乡新建村的王女士说道。此前,王女士因患乳腺癌去常州市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并且后期吃的药物及其复查都得去常州,十分不便。听到肖医生说以后在家门口就能复查,王女士十分高兴:“这可真是太好了,以前去趟医院都是一项大工程,现在潜山就能看上,真是太方便了。”五庙乡位于潜山市西部,大别山东南麓、距潜山市城区40公里,且道路崎岖,弯多坡多。身为女同志的肖慧不畏困难,每天独自骑行摩托车前往五庙乡分院开展帮扶工作。她对工作的韧劲展现出新时代医者的仁心与责任,她的行为也着实感动着五庙乡的村民。因肺癌术后正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建村宋大爷,近期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肖慧医生知晓后,立即与分院服务团队一起上门,为其进行血压测量、心肺听诊等基础检查,仔细询问了宋大爷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及饮食睡眠状态,并根据他的体质辨证,调整了用药,指导家属如何通过药膳调理,同时叮嘱宋大爷要按时进行复查。杨畈村王阿姨长期受癌痛困扰,肖慧医生一行来到王阿姨的家中,为其评估其疼痛等级,进一步优化镇痛方案,并手把手教会家属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贴剂,避免不良反应。“真没想到医生能亲自到家里来,省去了我来回奔波的辛苦,太感谢了!”王阿姨感动地说。 帮扶医生下沉基层,医疗服务上门巡诊等举措的落实,极大方便了基层患者就医问题,对提升基层分院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小病不出乡、健康有‘医’靠”,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近看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8月15日上午,2025年度第二批次全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组马根山、刘畅、李鹏、林吉怡一行来到潜山市中医院,开展国家胸痛中心认证现场核查。市卫健委党组书记操辉,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关军佩等出席核查会,安庆市120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安庆市立医院、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负责人到会,市中医院党政班子成员、胸痛中心委员会成员、5家医共体网络医院代表及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现场认证核查会。会议由国家胸痛中心区域评估验收厦门办公室执行主任林吉怡主持。 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华江英致欢迎词,对胸痛中心现场核查专家组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简要介绍了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历程和成效,强调了建设国家胸痛中心的意义与重要性,希望专家组不吝赐教,指出不足,助力医院提升急性胸痛救治能力和水平,推进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更上新台阶。 操辉代表市卫健委对国家胸痛中心认证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核查是潜山市人民的福祉,更是加快潜山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举措。要求市中医院将胸痛中心建设作为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在规范西医急救技术的同时,融入中医药特色诊疗手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救治服务。 会上,专家组组长马根山介绍胸痛中心认证目的和现场核查要求;市中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王文成汇报了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情况;核查组现场分别提问访谈了院领导、急诊科医护人员及网络医院代表。 汇报会后,核查组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查阅,并分别前往急诊科、门诊大厅、内一科、CT室、心电图室等科室,详细了解每一环节的接诊情况,询问医护人员有关急性胸痛诊治的相关问题。现场还进行了模拟演练,进一步考核医院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流程。 随后,结合前期工作与现场核查情况,核查组向医院进行了现场反馈。核查组对我院胸痛中心整体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了建设性意见,并希望医院胸痛中心要进一步查漏补缺、持续改进,优化院前急救和院内绿色通道流程,不断提升急性胸痛救治能力和水平。 医院党委书记徐灿在表态发言中明确表示,市中医院将虚心接受核查组意见,针对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任务,进一步优化胸痛患者的救治流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承担起区域医疗救治重任。
8月4日上午,市中医院召开第二季度医共体议事分析会。市政协副主席、卫健委主任陈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卫健委有关分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及市中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乡镇分院院长、医共体“两办十三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各乡镇分院院长、医共体“两办十三中心”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详细汇报综合医改重点工作,针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和具体举措。市中医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别点评,并对重新调整成立的“两办十三中心”,再次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市卫健委分管负责同志提出具体工作部署。最后,陈倩作重要讲话。 陈倩指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县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加强内部管理,在体制机制上完善;要认真研读近三年医保政策,积极与医保局对接,主动寻找发展契机和机遇。 陈倩要求,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示范创建的收官冲刺阶段,无论临床科室还是行政后勤,必须全院一盘棋、拧成一股绳,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梳理意见、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在会诊转诊、医防融合、分级诊疗等关键环节加力增效;县乡村协同发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深做实各项工作,为保障群众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会议既凝聚了共识,也明确了方向,共梳理出11项核心问题。下一步,市中医院将携手各成员单位,对照问题清单,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凝心聚力,共同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示范创建工作全面提升。
为有效帮助乡镇卫生院纾困解难,带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今年6月起,潜山市中医院启动医师下沉医共体分院帮扶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格局。结合油坝乡卫生院分院需求,市中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王晓南下沉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王晓南医生围绕“强基层、优服务、提能力”目标,针对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基础薄弱情况,通过临床带教、技术指导、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等方式,重点提升基层中医诊疗水平。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制定规范化诊疗方案,指导卫生院优化重点病种临床路径,开展针灸理疗、推拿、牵引、拔罐、刮痧、中药内服外治等特色疗法,让县级医疗技术和管理真正下沉基层,惠及辖区一方群众。“以前做针灸、推拿要坐40分钟班车去县城,现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7月15日一早,在卫生院针灸推拿室,正在做腰椎针灸治疗的余阿姨为王晓南医师竖起大拇指。“王医生一边做治疗,一边给我讲解进针角度、行针手法,让我快速掌握了安全针刺技巧。”卫生院90后医师小徐说。油坝乡卫生院负责人表示,“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不仅吸引患者前来就医,而且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了康复治疗时间,减轻了病痛。 经过一个多月的帮扶,油坝乡卫生院中医科门诊量及住院人数均明显增长,中医药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群众认可度持续提升。中医科门诊人次同期由12人次增加到39人次,出院患者同期由12人次增加到56人次,百姓就医体验感增强。帮扶实现了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了基层中医专科建设,为健康潜山建设注入新动力。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手术,还是潜山市三级医院专家主刀,真是方便、省钱又放心。”患者家属满意地说到。 家住岳西县莲云乡关畈村居民王某,一年前,因外伤致双侧跟骨骨折就诊于潜山市中医院,并行双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已满一年,恢复良好,需要取出内固定钢板。7月7日上午,潜山市中医院医共体下沉主治医师桂玉坤接诊了该患者,在接诊过程中,桂玉坤医师一边通过询问病史,一边查阅DR影像,双方经过良好沟通,该患者确定入住潜山市中医院水吼中心分院,并行“双侧跟骨骨折术后内固定装置取出术”。 7月8日上午9点,在桂玉坤医师的指导下,水吼中心分院医师为该患者进行了“双侧跟骨骨折术后内固定装置取出术”。手术顺利,术后复查位置好,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对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市(县)级三级医院医师的精心诊治表示感谢,也对为基层乡镇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共体模式赞不绝口。这次手术的成功是医共体优质资源共享的又一典型案例,是推进紧密性医共体建设成效的真实体现。 2025年6月份,潜山市中医院启动医师下沉医共体分院帮扶工作,结合水吼中心分院需求,市中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桂玉坤下沉在水吼中心分院。自下沉工作开展以来,他坚持在水吼中心分院一楼骨外科坐诊,并积极开展带教查房、远程会诊、点对点帮扶等工作,着力提升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切实提高乡镇居民就诊率,帮助边远患者解决就医少跑路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医”靠,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